第33章 一人死一星陨-《我的两千四百年日记》


    第(2/3)页

    “正是,只不过我道门理综习惯把这个大球称为地球。”

    “地球之外还有很多球么?...”

    ....

    “师傅,那只猴子为什么会被压在五指山下啊...”

    “因为他大闹了天宫...”

    “师傅,我喜欢那只猴子,我能把他写下来吗...”

    ....

    “为师让你背诵你庄周师长写的《南华经》现在背的如何了?”

    “那么多文章,这才过去十日,哪能背的完。”

    “你不是过目不忘么,现在给我背一遍内篇的《逍遥游》听听...”

    .....

    “我师父说你所作《天问》乃是千古万古至奇之作,你能给我看看这篇文章吗?”

    “我师父说的。”

    “这就是我师父啊~道门理综的现任门主!是吧,师傅...”

    .....

    “老夫大半生都在编纂书籍,教授弟子,如今道门理综已有外围弟子三百余众,亲传弟子两名,吾自认已尽力传承我道门理综一脉,就算是现在就入九泉之下,也已无憾矣...”

    .....

    从少年到青年,从青年到暮年,荀子苍老的面容和他幼时那天真的样貌来回交织,那些曾经生活中的点点滴滴,如定格画面一般在脑海中回闪,也让易承感到鼻头一算,眼眶有些湿润。

    人生如白驹过隙,匆匆几十年,也有有人认为几十年很长,可在拥有了轮回重生的能力之后,易承就觉得几十年真的太短暂。

    在历史的长河中,几十年的光阴,投在其中,只能溅起一段涟漪而已。

    人是脆弱的生物,至少在生死面前,人是脆弱的,无论拥有多少财富权利地位,最终都要面对同样的生死。

    这时候,肉体上的享乐已无多少意义,留下的精神和传承,才是一个人活过最大的价值。

    荀子留下了很多遗物。

    其中绝大多数都是书籍。

    作为一个从小就过目不忘的天才少年,一生笔耕不辍,他的成就足以光耀史册。

    荀子不仅总结了诸子百家众多流派的理论学说,还把易承教授的理科思想与儒家、道家、法家等思想相互融合、推导,归纳,写出了六十三篇共计二十五万余字的《荀子》一书。
    第(2/3)页