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(2/3)页 按时上交利息就行。 这样一来,就减少了捉钱令史这个中间环节,避免了一些私钱当公钱放贷的问题,也解决了朝廷每年得给大量捉钱令史授官的问题。 可这并不是就真的完美, 因为许多富人并不需要这笔本钱,可却还得支付高利,仍然让许多人怨声载道。 “陛下,其实臣经过此番详细调查后,得到一个结论,” “哦。” “朝廷根本不需要设立捉钱令史,也不用拿公廨钱放贷,更不需要向富人发放本钱收息, 因为如今不比武德和贞观之初了, 朝廷这些年的税赋收入,是以前的很多倍,国库里现在还堆着许多钱帛,甚至在两税三分这个新税制下,地方衙门留存的财政也很充裕, 朝廷国库有钱,京城诸司衙门也有钱,地方州县衙门也有钱, 不说有多富裕,但维持衙门办公经费开支,官吏的一些食料补贴等,是足够的。” 以前朝廷搞公廨钱、公廨田,那都是一时权宜之计,当时国家草创,到处缺钱,国库没法供给,所以才想了这么个办法让各衙自己经营创收,选了放高利贷这么个最简单有效的赚钱方法。 而到如今,其实并不缺这笔钱了。 可从京师到地方,各个衙门却还是不肯放手,这里面牵涉到许多人的利益。 “陛下一道诏书罢停公廨钱放贷,罢撤所有捉钱令史,罢停向富户征收这笔特别的钱粮, 那么所有问题都迎刃而解了。” 李世民愣了一下。 “就这么简单?” “就是这么简单,诸司都不缺钱,那为何还要置捉钱令史,拿公廨钱去放贷?而富户商贾百姓也不愿意借这高利贷。” 现在这个捉钱之制,十分扰民害民,那朝廷就当直接废止。” 李世民起身,背着手在殿中踱步, 细细思量一番,好像真是如此,之前有些陷入思维误区了,现在经武怀玉点透,对啊,既然不缺钱,那为何非要拿公廨钱放贷? 说到底还是那些官本位思想所致,不管当初为何设的公廨钱放贷,这些年有这么一笔放贷利息收入,哪怕如今财政好转,可也没有谁愿意放弃这笔收入。 “现在朝廷两税新法,有折钱代役法,有摊丁入亩法,也还有火耗归公重新分配法,再有就是税赋三分法, 地方上比以往任何时候都要富裕的多,就是京司诸衙,现在也比以前宽裕许多, 所以朝廷有司衙门,根本就没必要自己再置捉钱令史去放高利贷了,这于朝廷于陛下,都名声不好。” “是时候掀开新篇章了。” 如今各司衙门把着这公廨钱放贷不放,说到底不还是想多捞点钱,尤其是弄的钱还是进衙门小金库,使起来也方便。 但这事当初那是一时权宜之策,如今都开国二十年了,一切步入正轨,哪还能一直这样呢。 “就说放贷这事,朝廷近些年也一直强调禁止放高利贷,对以往寺庙质铺借贷也是全面取缔,民间高利借贷也是严厉打击, 现在朝廷若继续自己公廨钱放贷,一年利息是本钱一倍,那是妥妥的高利贷了,尤其是强行借给那些不需要的富户商贾,这完全就是害民。” “朝廷这些年也是有许多善法良政,比如说常平仓和户部钱庄以及青苗贷等,给予真正有需要的百姓提供借款等支持,利息也相对较低,这才是良政善政。” 有些东西就是一层窗户纸, 一旦捅破,就完全清晰明了。 李世民也想明白了,确实如此。 当初朝廷设立户部钱庄、常平仓,发行青苗贷等,还是武怀玉为计相时发起的,经过多年下来,也已经相对成熟,现在本钱越来越多,分号也越来越多, 每年因此获利也越来越多, 武怀玉看过历年的报表,发现这些项目,虽然放的贷款利息比公廨钱低太多,可数量较大,累积下来,其实获利不少,甚至是超过公廨钱放贷的。 公廨钱放贷,说白了,就是强行借贷给富户地主们,相当于是割中产韭菜,收富人税。 第(2/3)页