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三百九十五章 洞天神树,离奇留言(4k)-《诸天:开局越女阿青》


    第(2/3)页

    其中玄奥,显然比树根修行要来得更加高深,需要将各种神通赋予给一株不大的树苗,连实用性较低的前者都搞不明白,就别琢磨神妙之极的后者了。

    “涂山氏的这门‘固山植树法’,究竟蕴藏了什么意韵呢?”心念沉入圭璧深处,赵青不禁若有所思,回忆起了相关的资料,从中寻找着能对自己有帮助的部分。

    事实证明,就算圭璧外面刻了九尾狐的图案,也并不意味着涂山氏道意的传承,就一定会跟九尾狐有着某些联系,光看图腾来判断里面的内容,其实并不如庆忌长恨的筛选之法靠谱。

    根据文子的考证,涂山氏这个部族,应该源自于昔年曾一度被奉为天下共主的有巢氏,乃是后者的分支之一,属于风姓,因为擅长用特制的泥浆涂抹在山上,对群山进行宜居化的改造,故而得名“涂山”。

    至于涂山氏的氏族图腾九尾白狐,则跟有巢氏没什么关系,而是来自于世间所有九尾狐的祖地,西王母所居的玉山附近,本属于这位上古大神的下属种族,常于西海之滨出没。

    《尚书》记载:“文王拘羑里,散宜生之西海之滨,取白狐青翰献纣,纣大悦。”

    这只经常被人跟有苏氏妲己混为一谈的九尾狐,应该就是出自于它的原产地,跟迁徙到东方的那些九尾狐,并非同一个种群。

    总而言之,涂山氏作为有巢氏之民,自然不是传说中的九尾狐之国,而是纯正的人族氏国。涂山女娇和她的妹妹女姚身为大禹的正妻与滕妻,均是修为深厚的人类。

    实话说,大禹好端端一个治水英雄,却被后世闲得慌的文人编排成狐妖爱好者,这就跟把妲己强行跟九尾狐扯上关系一样不靠谱,乃是博人眼球的恶劣行径。

    不过,从涂山氏对九尾狐的态度来看,或许与西王母有着某种特殊的联系,当涂山氏女娇与大禹联姻结盟之后,间接令越地生出了对远在百万里之外、看似跟东海地区毫不相干的西王母的信仰。

    而作为庆祝大禹的治水基本功成的贺礼,涂山氏毕竟是前者的妻族,献上的这块圭璧,相当有诚意地附上了一门与治水善后有关的功法,发挥了“涂山”和“筑巢”的古老传统,以山为巢,将一座座山岳改造成镇压、疏导水势的洞天,旨在让未来不再出现大洪水这样的灾难,也就不足为奇了。

    ……

    相传远古时期,有巢氏首创开辟洞天之法,让天帝、群帝、诸神治下的普通人族,也有了可避免受到帝神们战斗波及的庇护所,且成倍增加了人类的生存空间,居功至伟,万世留名。

    不过,时至今日,由于多次天地大变,这些早期的洞天福地,都已遗失在漫长的岁月里,或许已经崩塌毁灭,或许跟外界断绝了联系。

    据赵青所知,在明面上,当今之世,应该已无人掌握着真正意义上的洞天。可以说,差不多断绝了这项传承,甚至洞天跟修行者内世界的区别,也少有人知晓。

    因此,涂山氏所留下的这门开辟洞天之法,便是了解其中奥妙的罕见途径,虽留在禹庙多年,大概率已被他人参悟过,但仍然有着惊人的价值。

    “夫地有山有泽,阴阳备物,化变乃生,合之而涅于美,循之而有常。使山泽之气相通,取山之阳、泽之阴,互补相济,阴阳之物相生,万物之变皆可化。”

    赵青心中暗暗思索:“这门功法,应该能被大致划分成四重境界,固山为壁、拓山为穴、筑成巢邑、洞天乃成,每一重境界,需要镇山神树生长近千年,树龄越大,越能对山体起到庇护的作用。”

    “先不提此法的修行难度,以及正常情况下,得等上数千年才有显着收获,起效奇慢。按理来说,若是‘固山植树法’抵御水患的能力的确如此惊人,种棵树也花不了多少时间的话,或许,大禹已经将其用上了?”

    以大禹的修为境界,彻底修成这门种植洞天的秘术,显然用不了多少时间,为了巩固他治水的成果,在邻近大江大河的群山之上种了千百棵,其实大有可能。

    一般认为,大禹治水的时间,距今已有八千年之久,当时种下的洞天神树正常生长,现在肯定早已形成了一座座有着四五千年历史的洞天福地,里面积累了相当惊人的天材地宝。

    而作为有巢氏分支,涂山氏此法所建洞天,应该也被视为某种意义上的“巢居”,算是为后人准备的新生存空间,单个足有千里方圆,就算大禹用不上,自己多半也会在部族的驻地周围种上一些。

    众所周知,夏桀在鸣条之战败于商汤之手后,向南逃至“南巢”这个疑似与涂山氏相关的有巢氏故地,并最终死在那里。

    然而,从已知的情况来看,夏朝主要在商国以西经营,在东南扬州一带仅有一个弱小的同姓国于越,且中间还有着实力犹存的防风氏挡着,难保不会落井下石;

    虽可以用夏桀想靠着自身血脉令禹庙九宝复苏,试图重振力量来解释,不过假设涂山氏在南巢一带留下了一批有助于他复国的宝藏,比方说大批洞天神树,也属于合理的范畴。

    假如,在涂山氏的南巢故地,当真有着这种山内洞天,或许可以过去探查一番,看看那边是否能寻到大量宝物?作为一方小天地,经历数千年的岁月,它们是否能够孕育出所谓的“五行常政”呢?
    第(2/3)页