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二百二十三章 运筹帷幄-《大魏芳华》


    第(2/3)页

    司马懿没管许昌,而是转身看向卫瓘道:“汝去中书省要一份诏令,即可赶往襄城,监督典农中郎将、召集屯兵守城。随后我会再挑选洛阳中军,前往增援。”

    卫瓘拜道:“喏。”

    卫瓘才二十多岁,与司马昭的关系很好,却从未带过兵。他长得瘦、额头宽,个子也不高,看模样也不像是带兵的武将。

    但司马懿一时间没什么好的选择,只能挑一些比较可靠的士族子弟。而与司马家关系好的士族多半是并州、河东郡人士,这些人多半也与王凌家有关系;这个卫瓘不是曹爽的人,因早年丧父、也与王凌家无甚来往,所以才得到重用。

    雍凉、荆州倒有不少司马懿提拔过的人,一时半会却用不上。譬如邓艾,此时还在路上。

    司马懿打了一辈子仗,此时在洛阳用将、反倒指靠了司马师干护军将军时的人脉。之前被曹爽打压、免职的中外军将领,司马师拉拢了不少。

    加上中垒中坚二营以前是司马师直接统率,虽在去年秋被拆分,却还留有很多司马师的熟人;所以这么短时间内、司马师才能挑选出近两万人出动。

    剩下的大多人,司马懿暂时无法信任他们。若是抵御外敌,这些人立刻就能用;而打郭太后号召的叛军,这帮人临阵倒戈也许不太容易,但怠战、逃跑是可以预见的情况。

    在十万大军之中,百人将、屯长就超过两千人,光是换统兵大将不行,大将都不认识下面的人。需要时间,继续换中层将领,然后让将领熟悉、威服和拉拢更多的人。

    如果做法细致一点,还得考虑明升暗降之类的作为,尽量减少将士们的抗拒情绪。或者恩威并用,渐渐让原来的将领识相表忠。只要三个月,中外军的情况就会不一样。

    即便是一个月后、与现在相比也会有所改观,战力士气无法尽快恢复,至少人事会可靠很多。

    于是司马懿又对司马昭道:“传信给汝长兄,不管贼军如何挑战,坚守许昌不出。挫其锋芒,再等一个月,局面亦会大不相同。”

    司马昭揖拜应诺,见几筵上有笔墨简牍,径直跪坐过去,当场写信。

    这时司马懿又结合眼下的情况,用教训的口气道:“用兵最简单的问题,目的越保守、越容易成功。防守会比进攻容易,即便是在野外相遇,防守的一方也会占据更大优势。更何况是守城,只要子元不出城,叛军即便有十万人,一时也别想拿下许昌。”

    司马昭道:“儿记住了。”司马懿埋头看着几案上的图,豫州谯郡就在石苞军的西侧。只要石苞进入谯郡,则可威胁陈县、颍水等地,稍等十来天,石苞就可以牵制一部分叛军。
    第(2/3)页