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489章 枢密院与三衙-《重返大隋》
第(3/3)页
易风笑笑,“我是这么想的,我打算在朝廷新增一个枢密院,负责军令、调动。然后再设立三衙,统领诸军。”
“枢密院?三衙?”
“具体是什么样的呢?”苏孝慈原来就是朝廷的兵部尚书,对于易风提出在兵部之外又设立枢密院和三衙两个机构很敏感,尤其听到其中枢密院掌军令调动,三衙统兵之后,更觉得皇太子不可能是心血来潮要设什么新机构这么简单,这两个新机构必然是针对眼下太原局势的。这是一种敏锐的直觉,也是建立在易风总是能出些新奇的招数,而且屡建奇功的前提下的。
易风要建新机构,当然不是为了好玩,而是为了应对如今朝廷的几十万兵马,尤其是冲着高颎贺若弼等人掌控的二十几万河东军,以及河南河北河东等地的其余十余万兵马去的。为的是统合兵权,将这些军队的兵权收到自己的手中。易风也没有打算立即把河东诸军的将领全换成自己人,那不现实,动作太大,搞不好就会生变,容易让贺若弼等人误会。因此,易风打算干脆从上到下,在最上面再设一个机构,绕过现在朝廷的兵部,置于其上。
历史上,枢密院始于唐太宗,最初只是为皇帝报告军情的助手,后来成为宦官们干政的一个途径,权力渐大。但到了晚唐,特别是唐亡之后,在五代之时,枢密院的权利开始不断扩张,最终达到宰相兼枢密使兼节度使,能废立皇帝的变态程度。到了宋朝后,枢密院权柄虽有所下降,但依然保留了下来,甚至最后成了与政事堂并称东西二府的顶级机构。在宋时,与三衙和兵部三分军队之权,帮助皇帝执掌军队。
易风现在也需要控制太原朝廷的军队,因此他毫不犹豫的想到了枢密院。
“枢密院掌军令、调动,以及高级将领的任免,都归于枢密院。”易风解释道,这个枢密院就相当于后世的军委了,而兵部,则立即从原来的重要位置,变成了类似后世国防部那样的闲散衙门,只处理军队的行政事务,军队的粮饷支付、后勤供给,人员安置,兵员征召,以及一些七品以下武官的选拔和任免,没有了最重要的调动和指挥大权,这个大权移交给了枢密院。
“三衙又是哪三个衙门?”
“北衙,南衙和边衙!”易风挥手,李密上前,将一份份机密文件分发给这些太子心腹们。
这份机密文件上,用特有的怀荒公文报告形式,简明而又清楚的写明了易风对军令军政的改动。兵部之外新建了枢密院,分走了许多重要职权,总的来说就是枢密院掌军令,兵部掌军政,而在这两个枢密之外,还有三衙掌军队。
三衙统领所有军队,他们负责统领军队,但没有调兵权,也不管后勤和粮饷,官员选拔任免等。(未完待续。。)
百度搜索“”
第(3/3)页